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圖書資訊學研究 1222 李鶴立教授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Academic User + Traditional Chinese Bibliographic Classfication

這個禮拜請到李鶴立教授和我們談兩個主題,一個是關於資訊組織的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Academic User,另一個是李教授最近的研究,關於Traditional Chinese Bibliographic Classfication。

##ReadMore##
雖然廿圖資到目前為止,有關於資訊組織的課程上過了不少,但是小蝶老師在介紹李教授的時候就談到,李教授是一位出身「哲學」的老師,而果然,儘管我們已經接觸圖資到現在五年餘,李教授卻問了一個我們在圖資屆媲美「Who am I?」哲學議題:collection是指什麼?

或許我們不曾去質疑過某些事物、某些名稱存在的適切性,也或許,不就是用久了就是那樣子嗎?collection我們一般稱作館藏,因為我們用圖書館,把紙本的文獻收藏起來並組織,供使用者使用,但正在邁向「無紙化社會」的現在,館藏不再只是實體的書籍,而這些資料也非一個實體的「館」可以「藏」。collection在英文來說原本是蒐集起來的物品,英文可以有如此延伸義,但中文的館藏二字是否妥當?又可以做如何的改變?這很有趣。

談到館藏,除了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可以如何的運用館藏,館藏對於管理者而言,就是如何依照使用館內發展走向需要,購置合適的書籍,制定適當的館藏發展政策。但是館藏發展現在也面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記得在當初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時候,曾經看過某校的考古題中有一題是「何謂電子資源管理?又,和館藏發展有什麼不一樣?」當時閱讀過相當多的文獻,對於此議題的探討不外乎現今資訊數位化,我們應該轉化原本館藏發展的概念,加入電子資源管理的概念,以期讓使用者能夠更方便的使用資訊等等。但是有館藏工作知識背景的李教授的質疑是,何謂管理?(可能現在外面已經有這樣的趨勢,但我們活在象牙塔中的學生還不自知)現今許多圖書館的館藏來源是外包廠商,館藏評鑑的依據會是整館使用率而不是使用性,如果事事以「管理」角度來看,我們圖書館是不是只要一群MBA來,然後購買一些小說漫畫讓使用者看得開心就好了?雖然並不是這樣的,但是或許也意味著社會上有很多人對於圖書館的觀感會是這樣,我覺得如何在扭轉這些人的概念,證明我們所做的「資訊組織」與「知識加值」是有用的,還是非常重要的。

李教授與我們談論的另外一個主題就比較像是歷史課了,但是這卻是我們圖資人應瞭,卻很少人會像李教授如此研究的歷史課,每個時代會有每個時代分類編目的法則,而分類法則是在反映每一個時代的知識體系,去探究他的源頭,是非常有意義且有價值的。章學誠先生說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分類編目要讓人明瞭學科型態以其學科源流,才算成功,這也是將要成為資訊組織相關人員的我們,所必須奉的工作圭臬吧。

最後想要和李教授提問的是(因為問題的叩打被問掉了),其實李教授在上半段的演講提到的網路資源應該不僅是用她所舉例的location來分,而應該用subject來分,我是認同不應該用location,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很爛的分法,但是若是依照subject,卻會面臨到更多的難題,每個人對於標前的認同以及定義都不盡相同,我們又要如何在網頁中下標籤?我要找圖書資訊方面的書籍,網頁上我可以選的subject是要選「總類」、「文學」還是「社會科學」?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社科研究法 1217 論文寫作

行動面
這個禮拜上的是論文寫作以及擁有寫作論文經驗的同學做分享。
##ReadMore##
題目的界定
看權威性的文章,可以讓我們對於想要研究的問題,有背景性的認識,幫助我們的發想。那麼,什麼是權威性的文章?是不是排序高的就是有權威性的文章?這很重要,答案是不一定。很多人的引用、Ranking很高,可以代表一個文章的熱門,但並不代表權威,因為可能不知不覺中會產生許多錯誤的引用;那麼又如何去判斷權威?老師提到了一點,就是去看探討這個議題最早的文章,也就是這個議題的「原點」,他是如何闡述的,試著去了解原作者要表達的是什麼,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權威」。

論文結構
正文之前:標題頁、銘謝頁、摘要、論文目次與圖表目次、緒論
正文:文獻探討、研究方法、主文、結果與討論、展望與建議
正文之後:參考文獻、附錄
論文寫作可運用microsoft word的大綱模式編輯

標點符號
避免誇大或者是文章內有無法證明的寫作方式及語氣,如驚嘆號的使用
使用刪節號須小心,非不得已不用,避免產生論述不夠完全只是帶過的情況

文獻探討
注意架構
每個主要概念之後都要有一段文字做小結
哪些文章對本研究最有影響應列出

認知面
這禮拜藉由同學的分享,讓我對研究題目等的發想有了進一步的概念,雖然還是得動手實做才會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該如何改進。但這次的分享算是比較同輩的分享,比起去聽別人真正的論文發表對於我的距離都要來得近對我而言相當有用。
另外學習到的就是大綱模式的使用,其實我原本還真不知道WORD裡面有那麼多模式是要做什麼的,非常謝謝老師的提醒與指教。

感受面
上了要一學期的課,終於到了這堂要我們真正寫作了,對於期末的進度還真的是滿擔心的,我覺得同學們的分享都非常好,而且算是三種不同的題目發想與實作經驗,其實還滿羨慕的,不過說歸說,如果大學真要我做出一份論文來,怕我也是會抱怨連連吧!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圖書資訊學研究 1215 大陸四所大學教授演講

今天請到的是大陸排名前四的圖資領域科系的系主任為我們做演講,分別是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沈固朝教授、廣州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曹樹金教授、天津南開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柯平教授以及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肖希明教授,與我們談談各個大學對於圖資領域所開的課程以及系所願景。

##ReadMore##
系所名不盡相同
儘管事前就知道這是大陸四所有名的圖資科系,但對於此次演講的第一印象是,每個系所的名稱都不太一樣,相較於我們的名稱還是"圖資",大陸的系所名稱多為"信息管理"。當然我們對於台灣的圖資界科系的名稱更換有所了解,從圖書館系起身,和科技的逐漸結合,我們成了圖書資訊學系,但大陸方面雖然還有技服讀服的課程,但卻都將名稱改為信息管理,而"信息"在我們這邊的解釋是資訊,這麼一來和我們台灣的資管系的差別在哪?是否資管系也需要學習圖書館學呢?

培養解決問題的人才
圖資系、信息管理系的出路是什麼?是只能循高普考的途徑謀求一份公職,或者是我們可以依我們所學,在業界有所發揮呢?沈教授提到,他們希望培養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基礎的查找資訊能力,做研究的能力,甚或是出外工作簡報的能力,都是希望學生能在在學時期就能深根打好紮實的基礎,以便面對屬於學生自己的未來。

圍城
要怎麼樣才能進入圖書館領域?來念個兩年研究所就可以啦。或許有很多人對於圖資領域不太熟析,(老實說,當我考上這科系的時候,我也不知道這領域是在做什麼),但是這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道牆,外面不暸我們,不知道怎麼進用圖資人才,我們走不出去,而外人也進不來。

展望未來
聽所長說,我們目前的就業率其實還是非常高的。我們有這個能力去跟外面的人才競爭,但是我們第一步就是要先相信自己,不論是網路業或公職人員,都有我們圖資人的影子,我想只要在學校好好的學習,跟著老師,我們的出路不會被侷限,那我們能不能跟操出來的大陸學生比?看過他們所學的穩固的基礎課程,我們還需要再加把勁,皮繃緊一點,畢竟我們未來不會只是跟我們台灣人爭工作,而是所有的華人,甚至是全世界。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圖書資訊學研究 1205 2008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

這次上課是到國圖聽2008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

由於這次研討會的主辦單位是台大和師大,所以投稿以及得獎的論文多是台大和師大的學長姐,其實還莫名的滿與有榮焉,而這次的研討會也讓我更開拓了圖資界的「大老」們的視野,看到了許多前輩,也包含前幾次曾經跟我們演講的老師等,場面著時盛大。

會議共包含了得獎的論文計畫書發表、得獎論文改寫期刊發表以及中間穿插的美美老師對於研究方法的專題演講。平時我們閱讀論文,多是從字裡行間去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且我們所看的都已經是成品,這次讓學長姐們發表論文,其實也是讓我們碩一學生了解一篇論文的誕生的辛苦以及研究方法使用的嚴謹,其中老師們對於發表同學的褒貶也常常會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自己在寫作論文之時會忽略,可能發生文不對題的狀況,這些都是應該要避免,我們應該從中記取老師的說法,做為我們自己不論是論文,甚至是普通文章的撰寫之時要注意或避免的細節。

在研究方法演講的方面,有很多事情是美美老師在課堂上都有提到的,但美美老師這次用「習武」來比喻,說明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從起式開始逐漸慢慢的培養基礎,將四面八方的知識納入自己的招式當中;而打完一套拳,更重要的是收式;就像太極張三豐中洪金寶教徒孫李連杰時的劇情一般,學到最後,要懂得忘,但這並不是把什麼基礎的東西都忘掉,而是這些所謂「招式」已經不再是制式的招,而是將所有心法融會貫通,出招無招即是有招,這真的是很高的境界阿!

這邊還要再記上這次研討會中教授指出很多學長姐不經意中犯的小錯誤,卻同時也是嚴重的錯誤,就是在報告自己的成果之時都忘記感謝,不論對你最重要的人是指導老師或是男女朋友,都應該在我們成果完成之時獻上最深的致謝,畢竟「吃果子拜樹頭」,這不僅是學術發表時該注意的,也是我們平時作事都要信守的禮節。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社科研究法 1210 Kuhlthau教授座談會

研究議題,就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與我們自己有興趣、有關聯的地方開始,這是我聽了Kuhlthau教授談及她是如何研究出一個資訊行為的典範-ISP模式,最深刻的體驗。

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Kuhlthau教授從她在圖書館的工作發現到,很多學生在課業上面臨了許多需要查找資料的時機,身為圖書館員的Kuhlthau教授可以從旁協助他們查找了很多資料,但是卻又發現了另外的問題,很多的學生不會組織得到的資訊。

當時同時是博士班學生的Kuhlthau教授以這個現象為出發點,開始了她的研究,他觀察與記錄了20多個學生在查找資料的行為,最後加上之前其他探討資訊型為模式較為少見的使用者在感受方面的轉變,成為了目前資訊行為模式中有名的ISP模式。

這次的問題座談會中也引發了我的另外一個對於研究方法的發想,或許我們會問說ISP模式是否適用於什麼什麼行為,什麼什麼人,但是,ISP模式並不真的代表所有的資訊行為,看過Wilson的文章的就會知道,研究資訊行為的模型非常多,但是並不會被ISP模式所推翻,這就因為每個模式都會有適用的對象與狀況,如果真的要問說為什麼這個模式用在這個情況怪怪的,可能就是在選擇自己研究的理論時,選錯了理論而造成效度錯誤,我們在選擇理論的時候應該更小心謹慎。

聽完教授的演講,也才發覺到,Kuhlthau教授特別表示,在exploration和formulation的階段會是最困難的,這是在之前粗略的看過ISP模式時沒有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所以我想,如果這真的是Kuhlthau教授所想要強調的,是否可以再簡略的修改一下,可以把exploration和formulation這兩階段的文字字體放大(如一般使用12號字它可以用14或16號字),強調出這兩個階段的差異性,當然,這也只是在亂想啦 = =

圖書資訊學研究 1208 Sementic web and ontology

今天請到交大的柯皓仁老師和我們談談有關語意網絡與知識本體的議題。

##ReadMore##
所謂的語意網路,就是在網路上的資料可以讓機器看得懂,並做解析與應用的動作,換句話說,也就是讓網路「變聰明」,可以讓機器、電腦自動理解描述的資訊。要實做如此的架構,除了重要的Metadata需要定義清楚,使得電腦知道要抓什麼之外,另外重要的就是要將資源與資源間的關係定義清楚。老師提到了幾個實做語意網路的方法,包括使用XML、RDF、RDFS等等。

現今有許多將資源整合的網站,如Findbooks與Metacat等,都是程式設計師寫一個小的程式,去各個網站抓所需要的資訊回來,比方說在一個網頁的HTML中有"作者:",程式就可以自動把後面的文字擷取,當作是此文件的作者名,但以網路書店來說,博客來、金石堂、三民書局等等、網頁呈現商品的方式不同,HTML格式也不盡相同,除了程式設計師要對不同的網頁寫不同的擷取資料程式,在網頁改版以後也很有可能要重新檢視是否需要修正原本的程式,那這樣的情形,就是可以透過建立標準化的語意網絡改善。

ontology(知識本體)老師提供的定義則是"An ontology models the vocaabulary and meaning of domains of interests in a computer-usable form."。知識本體的形成,可以讓我們有架構的認識一個完整的概念,之前學的索引典、FRBR等,都是可以將知識本體呈現出來的方式,而我們在自己動手做資料庫之時,一開始架構整個資料庫在定義ER model的動作,也是同時在建置這個資料庫的知識本體。

聽完這個禮拜的演說,又讓我想起我之前忘了什麼時候有的感概,就是當我們真正的學習到電腦的時候,對他了解越多,就越會知道他的笨。使用端用得漂漂亮亮順順利利,都會是程式設計師在後面一步一腳印慢慢設計出來的,讓這「笨電腦」學會的。電腦能不能自己建立出好的標籤?建立出來的很方便但我們放心嗎?這也是我們人腦要到電腦時代的過度期吧。

我覺得每個禮拜在圖書資訊學研究碰到不同的老師,除了對我們分享他們所熟知的領域以外,還是可以藉由不同的老師了解他們在領域研究上的不同面向,不只增長我們的學業知識,更灌溉我們的人生知識。雖然不像其他同學一樣有上數位出版上過老師的課,但也經由之前的聘請專任教師演講發表中與這堂課,了解到老師對於圖書資訊領域的熱忱,這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今天謝謝柯老師的演講。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社科研究法 1203 非反應式研究

認知面

這個禮拜課堂的一開始,老師問我們這個學期到目前為止,我們學到了什麼?##ReadMore##

其實學得很多,不論是研究有哪些形式,如何開始一個研究,論文該怎麼書寫,怎麼去判斷一個文獻的好或不好,我覺得我學到最多的是如何快速與正確的判斷文獻好與不好,他對於我要的研究題目有沒有相關。這個能力對於我們在小組作業時非常有用,幫助我們小組可以在短時間內過濾大量文獻,而且在文獻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其實正在閱讀的文章他的研究方法其實寫得不夠周全或前後沒有呼應到,我想這也是我們文獻閱讀及判斷的能力正在提升中的証明。

行動面

這禮拜談的主題式非反應式研究,老師在課綱上訂了這次課程內容的四個階段:1. 非反應式的測量。2. 內容分析。3. 現有統計資料/次級調查/次級分析。4. 推論的議題以及理論檢驗。

非反應式研究是一種資料蒐集與測量的方法,我覺得這個翻譯並不是很好,不能從字面上來了解這個辭彙的意義,但是他的概念很簡單,相對於之前的調查研究、訪談、實驗研究等等,非反應式研究指的是「被研究的對象並不知道他被研究」,因此我想老師講義上的「非介入性測量」或許是較好的翻譯名稱。

內容分析則是研究者以系統化、客觀的分析客觀取樣的文本內容,透過研究者對文獻內容的編碼與分析,以尋求內容意義和脈絡;文獻的編碼分隱性編碼及顯性編碼,隱性編碼信度低,可能效度比較高,而顯性編碼則可能產生信度高效度低的狀況,研究者可以依據研究的方向而做不同的選擇使用。

次級資料指的是既存的,曾經被整理過的資料,諸如政府的統計資料,或他人曾經調查蒐集過的資料都是研究者能夠再次拿來分析使用的次級資料。次級資料的概念也不難懂,只是之前在預習的時候看到次級資料有「可以再製」的特性,這個地方稍微不了解,而老師在課堂上的解釋則是在研究時,研究者都會針對不同的場域而對於研究方法、資料蒐集形式有些微的修改,但次級資料分析的優點之一就是「可以再製」,研究者可以把問題在不同的資料庫再問一次,蒐集想要的資料。

而不論是內容分析或是次級資料分析,都會有信度與效度的問題,是研究者在進行資料分析時應該注意的地方,避免因為資料的容易取得卻忽略的資料的適用性,造成信度或效度低的情況。

老師最後提到研究倫理的議題。做研究時應該要用介入式或是非介入式的資料蒐集好?是否會有研究倫理上的衝突?我想不論是研究者做研究,甚至是我們每天都可以接觸到的記者報導新聞,都是將事實面呈現出來,非介入的研究是必然的。老師所舉的圖書館參考服務人員反應研究者違反研究倫理,有可能造成研究的效度不正確,但我想如果樣本大的話,即使偶爾有些好館員剛好被記錄成服務態度不良,但大樣本可以反映整個母群體的概況,個案應該不至於對於研究結果影響太大,所以我猜參考館員們是惱羞成怒吧。

感受面

原本看課程進度的時候有點怕這堂課會被犧牲掉而直接上量化資料分析(因為我預習的是這一章,感覺量化分析會很難= =),不過還好並不是,這堂課也有不錯的收穫,只是我們的研究方法課程ˇ後就是變成1:30~5:00 or 5:30了嗎?

另外課堂中提到內容分析顯性編碼以及隱性編碼的地方,老師說用顯性編碼好或者是隱性編碼?應該是隱性編碼吧。我覺得是不是應該不盡然?我想或許可以依照研究的方向而做不同的編碼。若是研究的對象是專業的領域,如生物、科技等方面,研究者在撰寫論文的時候,用的都是較為固定的辭彙,那其實運用顯性編碼或許就足以反映研究結果,隱性編碼應該是較適用在社會領域方面,比如說被觀察者的情緒等描述,不知道這樣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