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社科研究法 1203 非反應式研究

認知面

這個禮拜課堂的一開始,老師問我們這個學期到目前為止,我們學到了什麼?##ReadMore##

其實學得很多,不論是研究有哪些形式,如何開始一個研究,論文該怎麼書寫,怎麼去判斷一個文獻的好或不好,我覺得我學到最多的是如何快速與正確的判斷文獻好與不好,他對於我要的研究題目有沒有相關。這個能力對於我們在小組作業時非常有用,幫助我們小組可以在短時間內過濾大量文獻,而且在文獻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其實正在閱讀的文章他的研究方法其實寫得不夠周全或前後沒有呼應到,我想這也是我們文獻閱讀及判斷的能力正在提升中的証明。

行動面

這禮拜談的主題式非反應式研究,老師在課綱上訂了這次課程內容的四個階段:1. 非反應式的測量。2. 內容分析。3. 現有統計資料/次級調查/次級分析。4. 推論的議題以及理論檢驗。

非反應式研究是一種資料蒐集與測量的方法,我覺得這個翻譯並不是很好,不能從字面上來了解這個辭彙的意義,但是他的概念很簡單,相對於之前的調查研究、訪談、實驗研究等等,非反應式研究指的是「被研究的對象並不知道他被研究」,因此我想老師講義上的「非介入性測量」或許是較好的翻譯名稱。

內容分析則是研究者以系統化、客觀的分析客觀取樣的文本內容,透過研究者對文獻內容的編碼與分析,以尋求內容意義和脈絡;文獻的編碼分隱性編碼及顯性編碼,隱性編碼信度低,可能效度比較高,而顯性編碼則可能產生信度高效度低的狀況,研究者可以依據研究的方向而做不同的選擇使用。

次級資料指的是既存的,曾經被整理過的資料,諸如政府的統計資料,或他人曾經調查蒐集過的資料都是研究者能夠再次拿來分析使用的次級資料。次級資料的概念也不難懂,只是之前在預習的時候看到次級資料有「可以再製」的特性,這個地方稍微不了解,而老師在課堂上的解釋則是在研究時,研究者都會針對不同的場域而對於研究方法、資料蒐集形式有些微的修改,但次級資料分析的優點之一就是「可以再製」,研究者可以把問題在不同的資料庫再問一次,蒐集想要的資料。

而不論是內容分析或是次級資料分析,都會有信度與效度的問題,是研究者在進行資料分析時應該注意的地方,避免因為資料的容易取得卻忽略的資料的適用性,造成信度或效度低的情況。

老師最後提到研究倫理的議題。做研究時應該要用介入式或是非介入式的資料蒐集好?是否會有研究倫理上的衝突?我想不論是研究者做研究,甚至是我們每天都可以接觸到的記者報導新聞,都是將事實面呈現出來,非介入的研究是必然的。老師所舉的圖書館參考服務人員反應研究者違反研究倫理,有可能造成研究的效度不正確,但我想如果樣本大的話,即使偶爾有些好館員剛好被記錄成服務態度不良,但大樣本可以反映整個母群體的概況,個案應該不至於對於研究結果影響太大,所以我猜參考館員們是惱羞成怒吧。

感受面

原本看課程進度的時候有點怕這堂課會被犧牲掉而直接上量化資料分析(因為我預習的是這一章,感覺量化分析會很難= =),不過還好並不是,這堂課也有不錯的收穫,只是我們的研究方法課程ˇ後就是變成1:30~5:00 or 5:30了嗎?

另外課堂中提到內容分析顯性編碼以及隱性編碼的地方,老師說用顯性編碼好或者是隱性編碼?應該是隱性編碼吧。我覺得是不是應該不盡然?我想或許可以依照研究的方向而做不同的編碼。若是研究的對象是專業的領域,如生物、科技等方面,研究者在撰寫論文的時候,用的都是較為固定的辭彙,那其實運用顯性編碼或許就足以反映研究結果,隱性編碼應該是較適用在社會領域方面,比如說被觀察者的情緒等描述,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