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請到李鶴立教授和我們談兩個主題,一個是關於資訊組織的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Academic User,另一個是李教授最近的研究,關於Traditional Chinese Bibliographic Classfication。
##ReadMore##
雖然廿圖資到目前為止,有關於資訊組織的課程上過了不少,但是小蝶老師在介紹李教授的時候就談到,李教授是一位出身「哲學」的老師,而果然,儘管我們已經接觸圖資到現在五年餘,李教授卻問了一個我們在圖資屆媲美「Who am I?」哲學議題:collection是指什麼?
或許我們不曾去質疑過某些事物、某些名稱存在的適切性,也或許,不就是用久了就是那樣子嗎?collection我們一般稱作館藏,因為我們用圖書館,把紙本的文獻收藏起來並組織,供使用者使用,但正在邁向「無紙化社會」的現在,館藏不再只是實體的書籍,而這些資料也非一個實體的「館」可以「藏」。collection在英文來說原本是蒐集起來的物品,英文可以有如此延伸義,但中文的館藏二字是否妥當?又可以做如何的改變?這很有趣。
談到館藏,除了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可以如何的運用館藏,館藏對於管理者而言,就是如何依照使用館內發展走向需要,購置合適的書籍,制定適當的館藏發展政策。但是館藏發展現在也面臨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記得在當初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時候,曾經看過某校的考古題中有一題是「何謂電子資源管理?又,和館藏發展有什麼不一樣?」當時閱讀過相當多的文獻,對於此議題的探討不外乎現今資訊數位化,我們應該轉化原本館藏發展的概念,加入電子資源管理的概念,以期讓使用者能夠更方便的使用資訊等等。但是有館藏工作知識背景的李教授的質疑是,何謂管理?(可能現在外面已經有這樣的趨勢,但我們活在象牙塔中的學生還不自知)現今許多圖書館的館藏來源是外包廠商,館藏評鑑的依據會是整館使用率而不是使用性,如果事事以「管理」角度來看,我們圖書館是不是只要一群MBA來,然後購買一些小說漫畫讓使用者看得開心就好了?雖然並不是這樣的,但是或許也意味著社會上有很多人對於圖書館的觀感會是這樣,我覺得如何在扭轉這些人的概念,證明我們所做的「資訊組織」與「知識加值」是有用的,還是非常重要的。
李教授與我們談論的另外一個主題就比較像是歷史課了,但是這卻是我們圖資人應瞭,卻很少人會像李教授如此研究的歷史課,每個時代會有每個時代分類編目的法則,而分類法則是在反映每一個時代的知識體系,去探究他的源頭,是非常有意義且有價值的。章學誠先生說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分類編目要讓人明瞭學科型態以其學科源流,才算成功,這也是將要成為資訊組織相關人員的我們,所必須奉的工作圭臬吧。
最後想要和李教授提問的是(因為問題的叩打被問掉了),其實李教授在上半段的演講提到的網路資源應該不僅是用她所舉例的location來分,而應該用subject來分,我是認同不應該用location,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很爛的分法,但是若是依照subject,卻會面臨到更多的難題,每個人對於標前的認同以及定義都不盡相同,我們又要如何在網頁中下標籤?我要找圖書資訊方面的書籍,網頁上我可以選的subject是要選「總類」、「文學」還是「社會科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