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請到研究方法也有來與我們上課的Foster老師談寫作時文獻分析的方法,題目是: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Example: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Retrieval.。##ReadMore##
其實與在上研方的感覺差不多,但是這次的課程是針對之前上過六種文獻回顧類型的其中一種:integrative review。比起之前較為概括的說明,Foster老師更清楚的講解寫作intrgrative review的方法,並舉他之前發表過的文章做為範例講解,能讓我們把奠定好的基礎,再做深入的了解。
integrative review是研究者寫在文章的一開始,概述此知識,以及將此研究整個學科做一個聯結,並且寫下他的看法 -- 不管他同不同意。在進行integrative review時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來寫作,包含這個文獻分析的時間與主題範圍、研究架構以及結論。在這裡必須注意,研究架構是我們在進行研究時,花了大量時間的閱讀文獻之後對於我們的研究產生的框架,並不是一定就在這個框框內進行研究,而是隨著閱讀後的理解會有不斷修改的可能。
在研究架構訂定的階段,研究者可以先為整個架構訂定大標題,再想小標題,一步一步的建立架構。大標題可以是以閱讀的文獻中,已經有明顯的呈現了的主題訂定,小標題則是可以由研究者自行組織,最後Foster老師也提醒我們,在每段主題的後面,最好都放上自己的小結論,回應自己在觀察過這些文獻後所發現的特質。
也有幾個禮拜沒給Foster老師上課了,這次雖然是早上的課,但頭腦卻異常的清醒,也有可能是這主題是我們之前就上過的,對我來講比較熟悉,能夠馬上就進入狀況。但其實這次所上的主題卻也是之前沒有提到但是是在寫作時必須注意的,像是在閱讀文獻時,我們可以做一個表格,從五個部份比較:"Topic definition, purpose, scope, research questions etc"、"data collection methods"、"data analysis"、"findings"、"discussion",這樣一來可以有系統的將閱讀過的文獻做紀錄,也可以從中比較各文獻主題的差異。
ps.在課堂上問及integrative review和context review時,整個又將之前交過的忘記了,只記得這個真的是很像,在這邊補充兩個的差異:context review是將自己的研究連結到知識領域本體,對大的知識領域作簡述,如葉乃靜教授的Introduction部分;而integrative review則是在這個知識領域中對其他學者的意見(不管是同意或不同意)做整合,在寫作的時候通常可以與脈絡分析放在一起,也可以單一做一章來寫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