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面
在課堂的一開始,是驗收上個禮拜的學習成果,我們將自己對葉教授所評文獻分數交出,Foster教授再將我們分組,教授應該有將兩兩評分差異很大的讓他們在一起討論,因為尤敏和我之前打的分數就差滿多的,所以原本意見不一致的兩人就可以激盪出許多不一樣的火花。最後我們達成的共識是葉教授的標題、大綱、討論、結論等的面向都寫得不錯,(其實是我們看不出什麼缺點啦 囧),方法和文獻回顧的地方分數稍低,因為我們原本想的是文獻就完全依照一篇文獻會不會太過缺乏?引用文獻都是幾十年前的文章,會不會沒有新穎性和代表性?取樣方法是否沒有交代清楚,為何兩個部落的取樣數以及待的時間不一致?(但是後來好像都不是影響文獻評估的重點,整個失敗= =)
##ReadMore##
但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在文獻回顧和方法是Foster教授認為此篇文獻較不足的部份,包括如文獻分析可以再多包含一些實徵研究方面可供驗證的文獻,而不僅是列出較抽象概念的理論;方法方面則是少舉了測量工具有些可惜,葉教授如果將當時進行訪談的題目或者是紀錄附上會使此篇文獻更加完整。至於我們提到取樣的問題則是可以在研究中補充說明研究限制,但那不夠成整篇文獻好壞的致命傷。
學習面
這次的客堂上了有關於理論的概念。理論是由假定、概念與他們間的關係等元素所構成。理論和意識型態有其接近的地方,如他們都能表達系統的概念與想法,但在教授的一開始即表明了理論與意識形態是不一樣的,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在於理論是可以被檢驗,而意識型態是不能被檢驗的,比如說某某宗教宣揚每個人做了壞事會下地獄,這可以是一套系統性的說法,但是它無法被檢驗驗證,所以它是意識形態而非理論。
理論的第一要素是假定。我們假設,每個人的知識架構都是可以透過內在的自我成長而形成,個體的知識是靠吸收資訊、理解資訊爾後建構而來。理論的形成則是由不同、多於兩個的概念組合而成,是表示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概念的構成包含兩個元素,一個是文字或符號,另外一個是它被賦予的意義。概念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也並不一定表示那個概念就是具體或抽象,像高度是具體的概念,資訊是較抽象的概念,不過如果是表示一個人「品味」的高度那是抽象的,如果我們說書籍就是資訊,那這個資訊的概念就是具體的,所以我們在研究時要給我們所研究的概念一個實質的定義才行。
概念可以是單一一個簡單的面向,也可以是複雜由多個面向所組合而成的。課堂上舉了Kuhlthau的ISP model做範例,它可以是簡單的概念,說明資訊行為是由initiation、selection、exploration、formulation、collection、presentation與assessment的過程構成,但我們也可以分別由行動、思考與感受面來架構資訊行為。
感受面
我還滿喜歡今天的討論的,它讓我們與不同觀點的同學互相激盪各自的想法,進而產生兩人新的共識,這讓我了解其他人的感受,經由討論後再聽到Foster教授的解答也較有踏實感與學習心得。在聽課的方面,有比上次進入狀況一點,我在想或許也是因為今天有開放討論而不是就完全四小時聽講的關係吧,只是還是相當依賴美美老師在Foster教授講課一個段落之後的小整理,可以讓我驗證我的想法與教授講課的內容,希望對課程的掌握度能夠再好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