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圖書資學研究 1124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這個禮拜請到研究方法也有來與我們上課的Foster老師談寫作時文獻分析的方法,題目是: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Example: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Retrieval.。##ReadMore##

其實與在上研方的感覺差不多,但是這次的課程是針對之前上過六種文獻回顧類型的其中一種:integrative review。比起之前較為概括的說明,Foster老師更清楚的講解寫作intrgrative review的方法,並舉他之前發表過的文章做為範例講解,能讓我們把奠定好的基礎,再做深入的了解。

integrative review是研究者寫在文章的一開始,概述此知識,以及將此研究整個學科做一個聯結,並且寫下他的看法 -- 不管他同不同意。在進行integrative review時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來寫作,包含這個文獻分析的時間與主題範圍、研究架構以及結論。在這裡必須注意,研究架構是我們在進行研究時,花了大量時間的閱讀文獻之後對於我們的研究產生的框架,並不是一定就在這個框框內進行研究,而是隨著閱讀後的理解會有不斷修改的可能。


在研究架構訂定的階段,研究者可以先為整個架構訂定大標題,再想小標題,一步一步的建立架構。大標題可以是以閱讀的文獻中,已經有明顯的呈現了的主題訂定,小標題則是可以由研究者自行組織,最後Foster老師也提醒我們,在每段主題的後面,最好都放上自己的小結論,回應自己在觀察過這些文獻後所發現的特質。

也有幾個禮拜沒給Foster老師上課了,這次雖然是早上的課,但頭腦卻異常的清醒,也有可能是這主題是我們之前就上過的,對我來講比較熟悉,能夠馬上就進入狀況。但其實這次所上的主題卻也是之前沒有提到但是是在寫作時必須注意的,像是在閱讀文獻時,我們可以做一個表格,從五個部份比較:"Topic definition, purpose, scope, research questions etc"、"data collection methods"、"data analysis"、"findings"、"discussion",這樣一來可以有系統的將閱讀過的文獻做紀錄,也可以從中比較各文獻主題的差異。

ps.在課堂上問及integrative review和context review時,整個又將之前交過的忘記了,只記得這個真的是很像,在這邊補充兩個的差異:context review是將自己的研究連結到知識領域本體,對大的知識領域作簡述,如葉乃靜教授的Introduction部分;而integrative review則是在這個知識領域中對其他學者的意見(不管是同意或不同意)做整合,在寫作的時候通常可以與脈絡分析放在一起,也可以單一做一章來寫作。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社科研究法 1119 調查方法

認知面

其實我們對問卷調查都不會太陌生。入學會有心理測驗的問卷,家庭狀況的問卷,研討會或大型活動後會有回饋單問卷要填,連走在路上會有人希望你幫他們做個問卷。我們填了這麼多問卷,也曾經為了作業設計過問卷,但是問卷並不是那麼好懂,不論是在流程的設計,更重要的用字遣詞,都有著很多的學問;或許我們都在參考他人的設計下完成過問卷的規劃,但是今天才讓我們有了更深一層的實做以及體驗。

行動面

這次的上課教我們如何進行調查研究,如何設計一份問卷;包含問卷調查的基本概念、如何建構問卷、問卷實施的方法以及課堂練習四部份。

@調查研究的步驟為:
1. 形成理論假設 - 根據命題、與切身的相關事物以及透過大量的閱讀文獻產生理論,進而發展出命題與假設。
2. 進行步驟設計
3. 決定取樣方法 - 希望獲得怎麼樣的資料?多少資料?
4. 實際進行
5. 整理、分析資料
6. 撰寫 - 寫下發現

@問卷的類型(1):分以研究者為主的結構性問卷以及以受訪者為主的無結構性問卷(也就是質化研究的訪談大綱)

@問卷的類型(2):依具體到抽象的程度分事實性問題、態度問題及情感問題,而在設計問卷的時候問題的安排就是應該從具體到抽象。

@問卷問題的呈現方式:
1. 簡單式 - 最普遍的形式,受試者依研究者的問題一題一題的回答下去
2. 列聯式 - 受試者回答不同答案時,依照他們所選擇的答案不同而會有不同的問題安排
3. 矩陣式 - 問題的答案有不同的強度可供受試者選擇

@問題的形式:開放式、封閉式

感受面

問卷的設計是很不容易的。常常在做問卷的時候我們都會不經意的「數落」一下這份問卷設計的多差多差,什麼該有的選項沒有,前面出現的後面又重複的等等的,但是這次的上課老師讓我們做的兩個小練習卻是讓我們傷透了腦筋。

年齡應該如何詢問才不會讓受試者願意正確的填答而不會感到不禮貌?我們選擇了「你是幾年出生」的選項,因為感覺這比較直覺性的回答,也是考慮到會有很多人不會直接去記幾歲(像我就是),但是老師後來有提醒我們,要選擇讓受試者填答怎樣的資料,其實還是要看要調查的以及分析的內容來訂定的。

另外一項作業我們能得到老師的讚賞是也還滿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我們一開始做好還在猶豫要不要放上去和大家一起討論,但是後來老師的認同還是讓我們增加了不少信心,整體來說,這堂課因為上的是比較平常就有在接觸的東西,所以在邊上的同時能與之前的知識做連結,可以上的更有收穫。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圖書資訊學研究 1117 知識組織

這次請到世新大學的阮明淑老師來與我們談談有關知識組織的議題,阮老師準備的題目是「資訊組織相關議題 -- 資訊組織(知識組織)是什麼?」。

##ReadMore##
還記得上了大學,上完圖書資訊學導論之後,第一堂對於圖資領域的專業基礎科目就是「資訊組織」,資訊組織課程對於圖資領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這次阮老師依然從最基本的資料、資訊、知識到智慧的概念談起,圖書館要做的就是將資料組織成資訊,再提供給讀者做知識的應用。

圖書館的分類依據是什麼?從大一學到大四,我們或許都會很相信我們自己的「專業」,脫口而出的不外乎分類表或者標題表、索引典等圖書館作為權威控制的基準,但非本科系出身的阮老師卻從實務的經驗告訴我們各學科專家的知識是不可忽視的一塊。現今網路資源的分類,除了由資源提供、控制者所標籤之外,許多網站也提供了所謂的「俗民分類」,讓使用者自己提供標籤;但我們是否想過,相較於我們所稱的「俗民」,我們是否也太自視甚高了?除了學科專家之外,其他的分類法都是俗民嗎?捷安特,更甚至只是一家小公司,他們不採用冠冕堂皇的LCSH做為分類依據,是否就只是俗民分類?

不知道阮老師是否「言者無意」,但我卻實在的「聽者有心」。即使外界都覺得圖書館不就借還書而已的容易,身為本科系的學生,我們還是有著崇高的理想以及認為圖書館還尚有無限可以探索與發展的空間,但阮老師一個從非本科系出身的教授,卻從許多面向給予我們傳統的圖書館知識重擊,也讓我再度的省思,圖書館能做到的,是不是其他的學科也能做到?那其他方面都對我們佔盡優勢的學科,我們有什麼立場與能力去挑戰他們?充實自己的知識,讓自己可以有多面向的能力,還是我們在研究所階段最重要的。

除了演講的學科知識之外,阮老師還給予我們非常多的人生知識,使我在這堂課有非常大的收穫。不僅是在處事方面,提醒我們應該要圓融,成為人與人之前的那條「線」,以及要成為一個知識的主導者,我們應該要在不懂的領域虛心請教;在研究的部份,老師也希望我們就算隨著身分地位的提升,研究如訪談還是要親力親為,在訪談前應該先瞭解對方的背景,凡事以被訪談的者的方便為優先,並先寄送資料給對方,在訪談時隨時的筆記與錄音檔的配合可以讓之後檔案的整理更加容易,最後的資料濃縮版要寄一份回去給被訪談者,是基本的禮貌,也可以做研究結果的最終確認。我想從阮老師的身上真的學到很多。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圖書資訊學研究 1110 RFID&圖書館訴願

這個禮拜是請蘇小鳳老師來跟我們談「探索讀者的隱私與隱私:RFID資訊隱私與讀者訴願」。##ReadMore##

開車經過高速公路收費站用ETC可以「逼逼」,通行捷運站拿出優遊卡可以「逼逼」,進入宿舍門進拿出學生證可以「逼逼」,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東西是藉由「逼逼」來增進我們的便利性,但我們每個人對於「逼逼」又知道了多少?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你真覺得它便利,或者你也曾想過便利之下是否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卡片拿到感應器之下可以「逼逼」,以確認持卡者身分或卡片內含物(如所剩餘額),是透過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所運作的,藉由感應器讀取RFID晶片的內容,可以做出一連串的應用,包括圖書館的書籍辨識、個人身分的辨識、商品的辨識等等,只要在感應器有效的範圍內都可以被讀取,這樣做很方便,但是這樣做是不是有危險?

很多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功能就是RFID,就像小鳳老師講的,只要不告訴讀者都沒事,他們也會用的很開心,但讀者知道的越多,就會有越多的疑問而產生越多的問題。RFID裡面到底放了哪些資料?感應器讀取到我們名字,到底還包含了哪些資料?是不是我曾經只要有RFID過的東西都會被記錄?透過小鳳老師對讀者使用RFID行為的研究,有更多的使用者是在填答問卷之後才了解RFID是什麼,且驚覺它裡面到底放了些什麼,有什麼是可以放的,有哪些資料是讀者不希望放在RFID裡面被看到的,這是我覺得相當有趣的地方。

小鳳老師講的另外一個議題是有關於圖書館的讀者訴願。這也讓我見識到大多數人人性的另外一個特色(RFID的是大多數人較少對事物存疑,警覺到會對自身有相關時才會去注意),就是「惦惦吃三碗公」,這也或許是我們中國人的「固有美德」,行事要行中庸之道,要對凡事寬容,有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很多人受了委屈不會講出來,只是不講出來又如何能改進?

經過小鳳老師的調查研究,許多人不曾使用訴願的方式對圖書館建言;而訴願的統計中,絕大多數的人只有一次經驗。難道這是因為他們訴願一次就得到問題的解決了嗎?我想不是,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圖書館對於訴願回應的態度。依著圖書館五律,我們常常自詡圖書館是個「成長的有機體」,我們的流通與參考櫃檯會笑臉迎人,凡事以讀者的考量為優先,但是有多少館員會做到?或許很多地方都是工讀生面對第一線的讀者,他們沒有受過正規的圖書館學的洗禮,但是圖書館要用這個理由來推託嗎?

這次的三個小時,讓我收穫很多。除了小鳳老師輕鬆幽默的上課方式以外,這次探討的議題也是我很喜歡的,圖書館要實做RFID,可以讓圖書的管理更有效率,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對於圖書館RFID的運作方式、監控範圍、安全機制及內容資訊等給予適當的說明,讓讀者用的便利與放心;而小鳳老師在最所提到圖書館的訴願管道應不應該跟商業服務比,又還是可以跟哪個公家機關比?我想去比都還太早,應該先確認我們都已經做得很好了,設計好一套回應讀者訴願且改善的機制,我們才能出去跟人家比,不然也只會淪為「阿,我們已經比什麼什麼單位好很多了啦」或是「人家那是商業服務的單位,沒什麼好比啦」之類的空談。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社科研究法 1112 實驗研究

行動面(上課內容)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複習了寫筆記的方式:如果是對領域不熟悉而需要詳細的速記,可以使用線性筆記方式;若對領域已有所了解,可用樹狀的筆記方式。

此次的上課主題是實驗研究,老師一開始就請同學在閱讀幾篇文章摘要後將不懂的概念挑選出來,看了以後也才發現,雖然覺得實驗研究的概念自己覺得很好懂,但是其實他還是有很多專業以及深入的用語、架構,絕對不是一項簡單的研究方法。##ReadMore##

實驗研究必須注意:
◎適合的研究問題 - 對事情已經有某種理解與定見,但無法確定之事
◎實驗的組成七要素 - 自變項、依變項、前測、後測、實驗組、控制組、隨機分派
◎實驗的控制
◎實驗設計種類 - 古典實驗設計、實驗前設計、準實驗與特別設計
◎隨機分派
◎內在與外在效度
◎籌劃與前導測試
◎比較

認知面(學了什麼)

課程的一開始老師要我們列出提供的摘要中一些不懂的概念,看一看發現實驗研究不是我想像中的單純,其中也太多拗口的詞彙了吧,看一看只有實驗組和控制組我了解,不懂的經過老師講解回家再查一下,在文章中的意思大概是:
§ 準實驗研究設計 - 古典實驗設計的變種,非隨機分派
§ 不等組前後測設計 - 實驗組31人,控制組30人,研究過程包含前測與後測
§ 共變數 - 在實驗設計中,無法一一排除某些會影響實驗結果的無關變項(干擾變項),可藉統計控制法以彌補實驗控制的不足,以排除其結果會影響依變項卻不在實驗處理中所操弄變項,所用的統計控制方法稱為共變數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共變數在數學上的定義為若X、Y為定義在同一樣本空間上面的兩個間斷隨機變數。共變數描述了兩個變項之間的關連性
Cov(X,Y)>0,表示X、Y朝相同的方向共同變動
Cov(X,Y)<0,表示x、y朝相反的方向共同變動
§ 顯著差異 - 是一個統計學名詞。它是統計學(Statistics)上對數據差異性的評價。當數據之間具有了顯著性差異,就說明參與比對的數據不是來自於同一總體(Population),而是來自於具有差異的兩個不同總體(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1%AF%E8%91%97%E5%B7%AE%E7%95%B0&variant=zh-tw)

感受面

這次上課的內容是偏數學方面,內容比較硬,上課要多花一點時間讓腦子轉過來,但也因為是中文授課,所以還跟得上進度,不過最後的小組作業還是做得不是很理想,畫的不是研究架構,需要再修正。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圖書資訊學研究 1105 數位典藏&數位學習

數位學習是圖資人可以在未來很有發展的領域,透過metadata的建立,可以使得教學素材的交流更加發達,教師可以有效的進行教材編制。這是以前在閱讀數位教材相關文獻時,「數位學習」這個概念給予我的印象,但數位學習是為何而建置,以及數位學習的運用是否就只是在於資料的交換,或者是有更廣泛的運用?這個部分當時也留下了一個問號。##ReadMore##


數位學習和遠距教學對我來講一直是「聞其聲而不見其人」,在大學部上課時就比較少提到數位學習的概念,再加上少修了選修的「遠距教學」的課程,對於今天政大陳志銘老師所要帶來的演講,我是有相當大的興趣的。

陳老師為我們展示了許多數位學習教材結合其他技術的應用,這讓我開了很大的眼界,其實一個老師在設計教案之時,原本就是在思考如何將各個素材做最多元的組合,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將教材數位化之後,可以使得教師更加輕易的將教材與教案內容配合。而數位教材的優勢如果加上與其他技術的結合,可以更加提昇原有的效能。

陳老師舉了幾個他們製作的系統給我們做為參考,這些都是結合了數位學習的概念架設的,數位學習可以與2.0概念結合,讓學生在其中可以進行2.0的學習,也可以將文獻做適當的標記,方便下一個使用者的閱讀以及討論交流;可以和定位系統結合,進行個人化位置的資訊服務,走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可以和精密儀器結合,在老師與學生的線上互動過程中,讓老師知道學生現在的情緒反應,以作為調整課程節奏的依據;也可以與遊戲結合,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

這讓我想起大學時曾經做過的報告,我們希望能編寫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教案,融入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讓國中小的學生們認識圖書館,進而會使用圖書館。當時我提了一個點子:是否能將圖書館結合線上遊戲來實做?那時我們響了各式各樣的故事情節,諸如圖書館密室殺人事件之請你來解謎等等,都是希望能夠透過遊戲的方式來讓學生更加的認識了解。但是這個有用嗎?陳老師也辛辛苦苦的做完了一個與遊戲結合的案例,但是學生會玩嗎?它好玩嗎?卜老師說,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是苦的,你加了再多糖進去,它也是甜得很苦,但是我卻覺得這可以改善。很多人不喜歡玩學習式的遊戲,但是又有多少學習式的遊戲有真正吸引人的劇情,有真正華麗的程式設計?如果沒有的話,我想很難去否定遊戲式學習的價值的。

歷史年代表很難背,很枯燥乏味,但是有多少學生在電玩中認識中國的三國時代故事脈絡,羅馬亞歷山大大帝的輝煌,日本織田信長的豐功偉業?我認為遊戲式的學習式可行的,儘管要發展需要投入相當大的成本,但是我們並不能全盤否認定它的價值。

「數位典藏是死的,我們要想的是如何可以讓它活過來。」這是陳老師在這次課堂結束前給我的最後一顆震撼彈,我們必須思考我們未來領域和領域間的結合,這有一個很大的前提是技術面的問題,但是這也的確是我們所最缺乏而必須補上的。另外,學科的發展也還有一項關鍵,就是要懂得分享,才能讓下一個研究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更進一步的發展。

問題:
將定位系統結合個人通訊設備(如手提電腦、PDA)與RFID做連結,可以讓數位學習有更好的發展性,但在位元的傳遞過程中,會不會造成個人資料的外洩?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社科研究法 1103 質化資料分析

行動面(學了什麼)


本週的上課重點是在了解質化研究資料的分析,課堂的一開始還是以與量化研究做比較讓我們從另一個觀點來認識質化研究的方法:量化研究是以理論開始,根據研究者訂定的假設,開始進行研究動作;而質化研究則是相反,是從資料的搜集開始,經過分析才會從中得到研究者解讀出來的意義,理論的出現是研究的產物。##ReadMore##

    進行質化資料分析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意義推論:將觀察到的metadata給予意義
        2. 公開的方法和過程
        3. 比較
        4. 盡力避免錯誤的推論與結論

課堂中我們還進行了編碼的練習。依據課本上的案例,老師將我們分組,並希望我們找出該文章間的編碼。每個人對於相同的概念都會有不同的解釋,這是很有趣的,班上分成了幾組就有幾個對於這篇文章不同的編碼;雖然有些組給予的碼相同,但是絕對不會是一模一樣的。我們這組以情境來做編碼,分別給予了「自嘲」、「別無選擇」、「命運的」、「矛盾」以及「抱怨」來做為我們的編碼,而且當時還以為我們所想的再貼切不過了,不過看了老師的才知道我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老師在這個開放性編碼的階段給予的編碼是「dress」、「experience」、「female」、「reason」、「swearing」;在第一階段的開放性譯碼其實是將資料給予初步標籤,在和老師給的標籤比較後,我覺得或許我們在閱讀資料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把整個文章的內容組織過,出來的編碼或許已經有點到了主軸式編碼的階段,就是已經再將初期的開放性譯碼檢視過而得到的。而資料經過初期的開放性編碼,主軸式編碼和選擇性編碼後,將資料筆記、分析備忘錄與其他的檔案進行最後的整合,可以形成最後的研究報告,完成質化研究。

質化分析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1. Ideal types:選一個典範類型做分析
2. Sucessive approximation:不斷的反覆實施與修正,使row data和concepts間可以互相對應
3. Illustrative method:將各種理論放入boxes,再用row data檢查是否存在
4. Domain analysis:是用來建構整個entology的研究方法
5. Analytic comparison:分析比較相同的與不同的row data
6. Narrative analysis
7. Negative case method:row data不支持原來的理論,再回去修飾理論
8. Event-structure analysis

認知面(學到什麼)

這次的學習,可以說是把質化研究的最後的大拼圖補上了。我們從質化研究是什麼,如何進行質化研究,質化研究資料的搜集到這次的質化研究資料的分析,已經將質化研究的輪廓漸漸描繪出來,剩下的就是靠我們自己的實做才會更深入的了解質化研究了。

感受面

就像老師給的PPT裡面有一張提到,質化研究的開始是觀察,研究者將所觀察到,或實地走訪的紀錄透過筆記描述出來,再從中萃取出一個理論模式,但真正來說,又有多少個面向,是研究者所觀察到的?研究者所觀察到的,多為暴露在外的表面事實,要探勘那隱藏在海平面下的巨大冰山到多深多廣,這是對研究者的考驗,也是研究者功力的展現。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社科研究法 1029 實地研究

行動面(上課內容)

之前的課程是依照不同的主題來看研究方法,但不論是哪個主題,我們通常還是會圍繞質化與量化兩大研究方法打轉,討論不同主題在質化研究與在量化研究中的差異。此次的課程帶領我們直接了解質化研究的方法實地研究法,讓我們了解如何開始一個質化研究。##ReadMore##

課程的開始們先釐清了一些問題。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是在一開始決定研究問題、研究方向時就不同的;量化研究者清楚自己想要了解的方向,可以根據一個理論架構開始設計他的研究問題,換個角度來說,量化的研究者對於自身的研究是具有主導性的:量化的研究者根據自身想要研究的題目與自我的假定設計問題,選取樣本以後,樣本根據研究者訂定的題目來回答問題。

但質化研究完全不一樣。質化的研究者並沒有一個既定的研究題目,他是直接進入場域,透過觀察,而在其中注意到研究問題,最後聚焦到他的研究問題上。質化研究重「自然主義」,意義是由現場裡面觀察而得,是完全沒有其他因素與外力的介入而產生的。

接下來foster教授告訴我們一些實地研究的注意事項:
  • 涉入層次:分為完全觀察、參與式觀察、觀察式參與、完全式參與。這是研究者在進行實地觀察時對於事件不同層次的參與程度,研究者在信行實地研究時,會將自己融入觀察的場域當中,老師也提醒我們儘量避免完全式參與,並舉之前有人為了對黑社會或是風色場所做研究而必須要真正的加入那些場所為例警惕我們,我們必須在最安全的狀態下進行我們的研究。
  • 避免完全透露出自己的研究。就如同在課堂一開始所說的,質化研究重自然主義,要注意不要有人為的干涉,但透露出自己要研究的問題可能會使被觀察的人有戒心而表現出不自然的一面,甚至提供不真實的答案,使得研究失去準確性。
  • 進入場域:我們要在對的場所,穿著對的服裝,表現出對的言談舉止,並經常檢視自己。
  • 資料收集:研究者會在觀察之後將所得記錄下來,在做筆記時可以將內容分為直接觀察、推論、分析與個人筆記的項目書寫;將觀察的具體事實從中產生推論,然後可以進一步經由訪談證實研究者的理論。
  • 離開場域:慎選時機並小心處理離開時的情感因素。

認知面(學到了什麼)

藉由了解實地研究的方法其實同時可以讓我們了解質化與量化的不同,在一個自然的環境中,我們去觀察,並試著解釋,最後得出結論,我想完成了老師要我們做的field note之後,我可以更深刻的體認質化研究吧。
課堂上的對答裡還有一個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同學問到是否同樣的問題已經被人做過研究我們就要避免重複?老師回答其實不是的。同樣的問題被越多人研究,可以使被研究的事物有越全面的面向被看到,也可以加強此現象、理論的論點,是好的。


感受面(感覺如何)

從紀錄這是Foster的第一堂課、第二堂課,轉眼間已經是倒數第二堂課了,這個禮拜的功課壓力比較大,上課比較無法專心,不過也因為較熟悉了Foster教授的節奏,所以還可以跟得上進度。這次上課老師舉了一些很有趣的例子,讓我可以更快的了解老師要傳達的概念,比如說我們要對研究的對象有同理心(不是同情心喔),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事情,就像男女朋友約會遲到,我們要從對方的角度想想他的處境,為什麼會遲到?或為什麼對方會不開心,產生情緒?都是很好玩的。